欢迎访问涞源鑫鑫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官方微信
您的位置:首页 > 鑫鑫动态
    石子机制砂质量引发的混凝土质量问题
    浏览次数:1087  2022-09-16 16:58:26

    石子机制砂看似简单,但因其母岩具有复杂的微观岩相结构、发育程度与风化程度差别、杂质含量等的不确定性,使其变得不再简单,主要表现在不完全惰性、强吸附性、含有害成分复杂等方面。近几年因砂石骨料质量问题引起的混凝土、砂浆质量事故不断,有些典型事故笔者曾经在以前的文章中有过阐述,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

    1、膨胀性骨料类:黄铁矿碎石、钢渣骨料、骨料中含膨胀性黏土矿物,如蒙脱石:吸水后体积膨胀几倍至十几倍,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和阳离子交换性能。斑脱石:具有强吸水性,吸水后体积膨胀10-30倍。骨料中含过烧石灰颗粒引起的混凝土、砂浆鼓包爆裂脱落事故。2018-2021年长沙、岳阳、衡阳、娄底等都多次出现这种事故。

    2、风化细骨料类:引起混凝土强度严重偏低事故。典型的是长沙某工地800多根柱子,有400多根强度偏低,偏差达7个等级。抽查搅拌站留存的砂子手搓即碎,混凝土破碎芯样中可见到大量云母,达4mm2。

    3、劣质母岩类:母岩饱和抗压强度低、云母含量高、“结构性黏土矿物”含量高。水洗不能剔除,一般体现为长石和Al2O3含量高,亦可称之为“内含泥”。轻物质、软弱颗粒、硫含量、氯离子含量偏高、岩石中有高岭土、蒙脱石、斑脱石等不规则夹层而难以分采等。

    《某矿区建筑石料用花岗岩矿储量分析报告》,花岗岩和片麻岩交错互层,片麻岩占比高,开采时难以分采。矿体中,片麻岩占比为45.4%,花岗岩占比为54.6%;半风化岩石中,片麻岩占比为19.2%,花岗岩占80.8%;强风化岩石中,片麻岩占37.2%,花岗岩占比为62.8%。岩矿鉴定结果显示,在片麻岩中的黑云母含量较高为17%~35%,在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含量为2%~5%。

    4、大块体泥块含量标类:2019年国庆节期间湖南某地市某工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浇筑的两栋楼面发现混凝土中含大量大块体泥块。经多方多现场查找:搅拌站料堆中有泥块、工地混凝土泵车料斗旁有泥块、施工的两栋楼面混凝土中有泥块,量还不少,仅泵车料斗旁就挑出了一大堆泥块。住建局10月12组织会议,处理结果是两层楼板全部凿除,处罚搅拌站承担损失160余万元并处停产1个月,溯源到砂石供应商承担损失120余万元。



    来源:中国砂石骨料网


    砂石骨料质量管控的现状
    浏览次数:1102  2022-09-14 16:57:18

    砂石骨料作为一种体量巨大的建筑材料,是所有原材料中的一大怪胎,由于历史原因近几年以前砂石产品都未被当作正规工业产品对待,导致长期以来砂石企业都无需设置生产技术部、试验室等技术质量部门。

    虽然以前的标准有规定,但砂石行业从未要求砂石产品提供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合格证等,即使用户需求端对砂石生产企业的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出厂合格证等提出要求,因行业现行市场规则也得不到生产企业回应,用户需求端只能加强进场质量验收要求,但源头不控,仅由终端用户检验,质量控制往往都是马后炮。

    在混凝土行业内摸爬滚打近30年,关于砂石产品合格率这个问题,有句行话说得很形象:混凝土试验室主任须具备妙手功能,能将几种不达标的原材料通过有机组合,生产出合格混凝土产品。

    从监管手段上说,自然资源部门管储量、综合利用率和矿证等,林业部门管各等级林地准许条件等,环保部门管环境污染等,农业部门管基本农田等,工信部门管行业规划等,市场管理部门大多管流通、应用端砂石产品质量,也很少直接从矿山生产端抽查砂石产品质量。

    住建部门作为砂石产品的终端用户管理部门,却对矿山产品出厂质量没有管辖权,只能从用户端对产品质量进行管控,对源头控制鞭长莫及,甚至有砂石矿山生产企业对住建部门的进场抽样不配合。


    来源:中国砂石骨料网


    长沙市对砂石骨料质量的管控文件
    浏览次数:1060  2022-09-08 16:55:51

    近二年来,砂石骨料质量不断得到重视,标准不断完善、不断更新,监管手段不断加强,长沙市住建局出台了严格的原材料管控文件,《长沙市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管控指南》(长住建发【2022】3号)。摘取该文件关于砂石质量要求的部分条款规定如下:

    一、基本规定

    1、各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对所有原材料进行溯源管理:对生产厂家实地考查,形成考查记录,并按要求留置原材料样品以备复查。原材料供应商与实际原材料来源产地应能一一对应,原材料供应商应与原材料生产厂家共同出具书面质量承诺书和质量溯源承诺书。

    2、砂石的母岩应采用JGJ52要求的岩石,岩质应为符合GB/T14685要求的火成岩、变质岩或水成岩。禁止使用上述标准规定范围外的其他骨料,包括:工业尾矿骨料、工业废渣骨料、再生骨料、盾构土回收骨料和钢渣骨料。预拌混凝土原材料的放射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规定。


    3、矿物掺合料应使用分别符合GB/T1596、GB/T18046、GB/T27690和GB/T35164要求的粉煤灰、矿渣粉、硅灰和石灰石粉。活性指标达不到上述标准要求的粉煤灰、矿渣粉、硅灰和石灰石粉严禁用于预拌混凝土中。严禁使用烧失量过上述标准要求的粉煤灰、矿渣粉和硅灰。

    4、钢渣粉、工业尾矿粉、再生微粉和除粉煤灰、矿渣粉及硅灰以外的其它工业废料的粉末严禁用于预拌混凝土中。不得使用没有相关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规定的混凝土外加剂。各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具备本指南所要求的检测能力;出检测能力的检测项目,应1送至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测。

    二、砂

    1、当使用新产源的机制砂时,预拌混凝土企业应要求砂石场和供应商提供:开矿时间(年)、放射性指标,母岩的种类,母岩的矿物组成、碱骨料活性检测报告、采用湿法制砂工艺时所使用的絮凝剂品种及用量,并按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质量要求进行检验。

    2、机制砂砂石场和供应商提供的出厂检验报告应含有以下技术指标:颗粒级配、石粉含量(含亚甲兰试验)、泥块含量。砂砂石场和供应商提供的出厂检验报告,应含有的技术指标: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松散堆积密度、云母含量。

    3、当使用新产源时,预拌混凝土企业应要求砂石场和供应商提供:碱骨料活性检测报告并按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质量要求进行检验。人工碎卵石砂按机制砂处理。

    三、石

    当使用新产源的岩石时,预拌混凝土公司应要求砂石场和供应商提供:开矿时间、放射性、确定母岩的种类、母岩的矿物组成、碱骨料反应报告、岩石抗压强度、膨胀性黏土矿物、黄铁矿和磁铁矿等活性矿物存在的状况,并按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质量要求进行检验。

    当使用新产源的卵石时,预拌混凝土企业应要求砂石场和供应商提供:碱骨料活性检测报告并按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质量要求进行检验。

    机制砂砂石场和供应商提供的卵石和碎石的出厂检验报告应含有以下技术指标:松散堆积密度、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总含量。


    来源:中国砂石骨料网


    发改委:提高资源材料回收率,更大幅度的降低碳排放
    浏览次数:1016  2022-09-15 16:54:2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废旧物品回收设施规划建设,完善城市废旧物品回收分拣体系”。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2﹞109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做好我国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工作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确定了推进思路和工作措施。

    全面做好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维护国家资源安全,提升城乡文明发展水平,而且对降低碳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支撑作用。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指出,绝大多数品种材料和产品的循环利用都具有明显的降碳效果。对产品进行再制造可节省70-98%的新材料使用,可减少碳排放79%-99%。我国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潜力巨大,各类废旧资源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矿产”。

    《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建设的关键节点:一是构建规范有序的回收网络体系,进一步提高废旧物资规范回收水平;二是提高加工利用环节技术装备水平,提高资源材料回收率,更大幅度的降低碳排放;三是结合实际推动废旧物资多元化利用,有序推动二手旧货、再制造产业发展,实现产品去碳化。

    《指导意见》的印发,将对完善我国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支撑。也对砂石行业相关的尾矿废石、建筑固废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建立健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对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提升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及《“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有关要求,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来源:中国砂石骨料网


    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有力抓手
    浏览次数:915  2022-09-02 16:53:16

    石子机制砂产业是新兴产业,适用技术的推广有利于大幅提升砂石产品质量,加快行业转型升级。适用技术的核心是创新,推广也是重中之重。为做好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适用技术新一轮次遴选准备工作,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决定先期开展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情况评估工作,委托中国砂石协会等单位对《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适用技术目录(2019年版)》中的技术在资源节约、效率提升、节能环保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评估。

    2021年6月17日,按照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有关文件要求,中国砂石协会在北京召开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适用技术(砂石行业)推广成效评估会议。与会专家就《高品质骨料粒形级配优化系统》《建筑固废轻物质分离带式水浮选技术》《智能矿山管理系统》《四象限中压变频器下运胶带机势能发电节能技术》四项技术的推广成效进行评估,经充分研讨和评价,形成评估意见。

    近年来,我国砂石骨料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行业取得很大成绩,尤其是部分砂石骨料矿山企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涌现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工艺技术。为了进一步加快行业技术升级步伐,解决我国砂石骨料企业发展水平两极分化问题,促进行业整体装备、工艺技术水平提高,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砂石协会积极组织行业企业申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的2019年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适用技术评选活动。

    砂石行业的适用技术主要包括:短流程低能耗高品质的砂石软岩加工技术,硬岩砂石成套加工技术,矿山固废、尾矿及废水减量化、资源化技术及装备,基于采矿无人化、选矿智能化、生产和安全实时监测监控、远程运维、能源管控、设备维修维护和安全虚拟现实培训等集于一体的AR/MR矿山智能管控平台及其工业APP,将新能源,无人驾驶,智慧矿山等技术集成与创新的绿色智能矿山运输设备等。

    破碎及筛分物料负荷感应智能调速节能技术,低磨耗装备材料制备,机制砂石制备在线质量监测技术,国防工程和核防护工程用高性能骨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技术,集中高压远程送风湿法凿岩新工艺,客土喷播技术等新一代砂石技术装备。

    适用技术目录的建立和推广是实现节约资源、保护资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矿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些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适用技术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为矿山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以及矿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申报成功,进入自然资源部的适用技术目录,意味着获得权威的认可。适用技术目录将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相关单位推广,有助于提高适用技术转化率和普及率。入选技术目录后,申报企业的知名度及荣誉感将显著提高,更有利于企业未来发展和技术推广。砂石骨料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适用技术和装备,特别是大力推广和采用低碳技术和装备,可以为砂石行业的碳减排和碳中和做出重大贡献。


    来源:中国砂石骨料网


    砂石行业新一轮适用技术目录更新启动
    浏览次数:1110  2022-08-29 16:50:23

    科技进步是行业发展的动力。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战略,让有需求的企业找到适用的技术,让技术找到适用的企业,提高适用技术转化率和普及率,进而提高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早在2012年原国土资源部就建立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适用推广目录制度,为推进行业发展方式转变和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日,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在湖北大厦召开了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适用技术目录更新工作部署会,自然资源部正式启动新一轮适用技术目录更新工作。自然资源部建立的适用技术目录推广制度,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部署,切实发挥技术政策的引导作用,持续开展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现已得到行业普遍认可。

    该制度形成了“政府发布—平台推广—企业应用”的模式,在带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与研发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根据当前技术工艺装备加速迭代的特点,新一轮适用技术目录更新工作聚焦矿产资源勘查、采选环节,拟将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和绿色、低碳、智能勘查开发要求,能够提高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效率、推进节能减排、提高矿山管理效率、促进资源合理利用、有效推动矿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纳入新一轮适用技术目录范围。

    推广适用技术应用是增强矿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和节约保护矿产资源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抓手,是推动矿业产业发展贯通融合的有效举措,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矿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会议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严把组织、申报、遴选等环节质量关,确保信息真实可靠,推荐一批成熟、行业内共认的技术,形成高质量的技术目录,引导技术创新和发展方向,为促进我国矿业绿色低碳转型、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保障资源安全发挥好基础性作用。



    来源:中国砂石骨料网


    全面拓展使用低碳设备是途径
    浏览次数:1071  2022-08-25 16:49:39

    矿山机械是石子机制砂行业生产的主要设备,在运行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矿山机械的设备的选择,应当从节约能源、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问题进行着手。在矿山机械的运转中,如果需进行破碎处理时,选用冲击式破碎机,可降低能量消耗,提升破碎效率。

    同时应用梯形磨粉机,可以节省电力资源。采用破碎站应用移动式履带,可实现多个学科、多领域进行破碎和传送的一体化运转模式,形成完整的流水线。新能源矿车也是砂石行业重要工具之一,具有环保无废气排放、节能效果好、低成本的显著优势,特别是在“零排放”的基础上,较燃油卡车可节约能源费用 75% 以上。

    动力电池组矿用卡车的成功使用,可以为露天采矿运输设备带来革命性变革,尤其在环保、 无柴油废气排放的特点在地下采矿中更具有推广使用价值,同时可实现在线监控、在线预警调度、实时查看车辆运行状态、车辆位置、车辆能耗等信息,满足矿山管理需求,实现矿山管理简单。

    设备的维护在机械生存周期中有重要作用。在矿山机械运转中,需加强专人管理,对其进行定期的机械维修与保养。现阶段,环保维修技术主要包括:

    1、热喷涂新技术,利用喷涂修复技术,矿山机械磨损零部件进行修复,将性能较佳的零部件再次使用。张继兵[1]表明,该技术能够降低73%资源和36%能源的消耗。

    2、虚拟维修技术是采用计算机技术软件,通过远程操控来解决维修问题的一种新型、现代化的维修技术。该技术通过现代化的科技,对维修工作进行远程指导,便捷了维修人员的维修方式,具有维修的有利条件。同时避免维修人员吸收电磁辐射。

    3、绿色切削技术。该技术主要应用于矿山机械零部件的维修加工处理,其增加回收废弃物的再次应用率高达35%。将有害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提升了环保性,降低环境污染。


    来源:中国砂石骨料网


    发展低碳产业是必然趋势
    浏览次数:933  2022-08-22 16:46:35

    一、重要内涵

    在砂石行业的发展中,通过技术创新、科技创新、产业转型等方法,可实现砂石骨料行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能减少能源消耗,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生态系统的良好发展。在砂石行业工作的开展中,大量使用清洁能源,并使用清洁能源设备,对性能佳的材料零件回收利用,进行二次加工,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能源的消耗。

    二、目前砂石行业面临的问题

    在砂石行业资源中,能源综合利用率较低,损耗量大;资源回收率不高,节能环保型材料应用较少,消耗大量的资源;科技含量不高,生产布局不规范,管理难度大等原因制约了砂石行业的发展。现阶段,节能、低碳排放是砂石行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要素。促进砂石行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大力发展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升环保性,为今后的砂石行业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三、大力拓展清洁能源使用是基础

    新光伏发电技术的优势是太阳能转化为电力,它与传统发电技术相比,具有发电功率高、发电速度快、操作方便等优点。提高企业生产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是企业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而发展清洁能源是其中的核心路径。

    在企业内架设光伏发电设备可以有效利用闲置屋顶资源,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为企业提供大量的清洁能源并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能源结构向低碳化、清洁化转变;同时有利于供能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为减缓气候变暖做出贡献。

    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光伏发电必定成为今后用电的主旋律之一,新能源光伏发电对比传统能源具有不可或缺的优势。架设光伏设备是我们达到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砂石行业开采面积大,覆盖面积大,但仍有很大空间可装设光伏发电设备。

    以湖州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为例,除开采区外,办公区、车间等面积约四千平方米,如在顶部装设光伏板,按照屋顶、墙面安装面积比例75%粗略计算,容量可达450千瓦左右,在每年5至9月每月可发电460000度电,可占比当月用电40%左右。


    来源:中国砂石骨料网


    划定盘活存量资产的方向
    浏览次数:1101  2022-08-18 16:45:07

    经过多年投资建设,我国在基础设施等领域形成了一大批存量资产,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意见》提出,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对于提升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水平、拓宽社会投资渠道、合理扩大有效投资以及降低政府债务风险、降低企业负债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盘活存量资产方面,《意见》圈定三大领域。一是盘活存量规模较大、当前收益较好或增长潜力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资产,包括交通、水利、清洁能源、租赁住房、水电气热等市政设施、产业园区、仓储物流、旅游、新型基础设施等。二是统筹盘活存量和改扩建有机结合的项目资产,包括综合交通枢纽改造、工业企业退城进园等。三是有序盘活长期闲置但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的项目资产,包括老旧厂房、文化体育场馆和闲置土地等,以及国有企业开办的酒店、餐饮、疗养院等非主业资产。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意见》对需盘活的存量资产领域进行了分门别类,提出针对性思路。对已形成规模和生产力的项目,要确保其优势,持续创造价值;对通过适度扶持能更好发挥作用的项目,通过改扩建的方式“扶一程”;对长期闲置但具有一定价值的项目,则要采取措施有序盘活。

    细数上述领域可以发现,租赁住房、产业园区、仓储物流以及国有企业开办的酒店、餐饮、疗养院等非主业资产,似乎都与“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对于为何着重盘活上述领域“房产”,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宇嘉表示,从存量物业角度来看,一方面再投资金额相对较小;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其利用率,也将缩短投资回收期。

    总的来说,有效盘活存量资产,能够进一步挖掘现有资产的潜力,进一步释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此外《意见》明确盘活存量资产的区域和企业。例如,从区域角度来说,强调要推动建设任务重、投资需求强、存量规模大、资产质量好的地区和地方政府债务率较高、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的地区。

    同时围绕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以及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鼓励相关地区加大存量资产盘活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企业方面,《意见》明确引导支持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多、建设任务重、负债率较高的国有企业,把盘活存量资产作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防范债务风险、筹集建设资金、优化资产结构的重要手段。


    来源:中国砂石骨料网


    国办发文要求盘活存量资产,盘什么、谁来盘、怎么盘?
    浏览次数:883  2022-08-15 16:44:01

    据中国砂石网获悉,国务院办公厅25日发布《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下称《意见》),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对于提升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水平、拓宽社会投资渠道等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对于存量资产盘活方向、方式,以及盘活回收资金使用等内容提出了意见。

    《意见》首先明确了盘活存量资产的重点领域。一是重点盘活存量规模较大、当前收益较好或增长潜力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资产,包括交通、水利、清洁能源、保障性租赁住房、水电气热等市政设施、生态环保、产业园区、仓储物流、旅游、新型基础设施等。

    二是统筹盘活存量和改扩建有机结合的项目资产,包括综合交通枢纽改造、工业企业退城进园等。三是有序盘活长期闲置但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的项目资产,包括老旧厂房、文化体育场馆和闲置土地等,以及国有企业开办的酒店、餐饮、疗养院等非主业资产。

    《意见》要求聚焦盘活存量资产的重点区域。一是推动建设任务重、投资需求强、存量规模大、资产质量好的地区,积极盘活存量资产,筹集建设资金,支持新项目建设,牢牢守住风险底线。二是推动地方政府债务率较高、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的地区,加快盘活存量资产,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升财政可持续能力,合理支持新项目建设。

    三是围绕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以及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鼓励相关地区率先加大存量资产盘活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此外,《意见》还提到,将支持兼并重组等其他盘活方式。积极探索通过资产证券化等市场化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在符合反垄断等法律法规前提下,鼓励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产权转让等方式加强存量资产优化整合,提升资产质量和规模效益。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战略投资方和专业运营管理机构等,提升存量资产项目的运营管理能力。


    来源:中国砂石骨料网


上一页 [1][2][3][4][5][6][7][8]下一页  共 71 条记录, 10 条 / 每页, 共 8 页
首页咨询产品